2009年6月21日

定價的藝術,原來社工員也要學訂價?

阿里山有一種筍叫做「轎篙筍」也有人稱它「石篙筍」,這是一種長年生的竹筍,在阿里山很普遍,依照阿里山的高度從700公尺到2000公尺都有。(在阿里山很多概念都是很有趣的,因為700公尺在阿里山稱之為低海拔)低海拔的筍大約4月開始採收,高海拔的筍大約可以收到6月底。光是瑪納的班員,一年轎篙筍的產量就可以達到200噸,可以說是阿里山鄒族的大宗農產品。

有通路願意收購我們的筍,真是令人高興、興奮。但是今年雨水少,下雨時間又晚,筍子長的少,加上氣候變遷,高山食物減少,山豬及猴子下山搶食,可以採收的竹筍更少,約是去年的3成而已。由於突然間的減產,今年轎篙筍的產地價是去年的2倍,一公斤生筍殺青完成,就要價35元。加上包裝原物料漲價,使得今年的桶裝竹筍的價格創天價。這樣的價格實在很難跟平地的竹筍競爭。

產地價格高的原因,轎篙筍生長在較高海拔的林地保留地,高度高、坡度大,採收也比較危險。雨季前,必須先整理筍園,筍園在經過一年的生長及無人管理,此時的筍園就像是森林一般,整理筍林讓竹筍在雨季的生長季節,可以有更多接受雨水的機會。未經過整理得竹園,到處都是落下的竹葉及因颱風倒下而乾枯的竹子,不易行走。
竹筍採收是有時效性的,由於雨季關係,竹筍會生長就是要留下後代,當嫩筍被採收後,他就會再生長。採筍有一定的時間,竹筍一旦過高,竹筍認為已經留下後代,就不會再長筍,採筍後竹筍會在幾天後再長出新筍,我們會在筍季結束採筍是有時效性的,筍農必須要與竹筍的生長速度競爭。轎篙筍是一種十分鮮嫩品質的筍,採收後一定要當天殺青,否則就會老掉,不好吃。因此,為了保存,轎篙筍必須當天殺青,隔天加工包裝。

筍品質、採筍環境、新鮮保存、運輸路程遠,這些因素都是造成轎篙筍高成本的原因,因此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是相對較低的。如果以農友的利益考量,賣殺青好的筍就可以得到收益,但是價格是筍商決定的,是不是可以損益兩平,筍農根本無法預先估計,無法規避風險。就加工而言,原住民沒有資金,無法投資加工設備,除了生產之外,原住民很少有產業升級的機會。

對於一個社工員來說(周俊吉博士說我不可以常常那這個當藉口,既然做了,就是要面對),我更關心這個價格對農民是否,尤其是對原住民的農民。
以阿里山轎篙筍的銷售環境來說,阿里山鄉只有二家竹筍包裝場,一家做桶筍及真空包裝,另一家只做桶筍包裝。包裝的型態為12公斤桶筍及1斤筍包。包裝時的人工由筍農自己提供,包裝費用不包含裝桶費用。

加工程序為筍農將竹筍砍下,在筍園或是帶回自家殺青,然後載往包裝場;在包裝場有再一次殺青、由人工裝桶、封裝,完成包裝程序。真空袋包裝,則是再一次清潔、人工裝袋、封裝、高溫殺菌,完成包裝程序。

我們的價格高居不下的原因,除了是產地價格高之外,運輸成本也是一個因素。一般來說,由於山地環境因素,我們的運輸成本是平地的2.3倍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