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29日

永齡園區的BOPT

昨天下台南看我們在巨農實習的英柔,有機會跟巨農的周博士討論關於農業管理的事情,巨農以企業型管理為有機生產模式,也是目前台灣最大蔬菜企業型管理模式,為台灣創舉。最近的作品是為鴻海集團操刀在高雄三民鄉的有機園區進行BOPT的模式建立,又是台灣的另第一創舉,以周博士的設計,加上鴻海的資金,真是天作之合。
目前鴻海與巨農的合作方式是BOPT,土地由高雄縣政府取得,鴻海透過永齡基金會執行永齡杉林有機園區。目前園區約有50公頃耕作面積,加上鄰近隔離帶,及未來增加的耕作面積,總共約計100公頃,其中除了溫室蔬菜專區、露天蔬菜專區,還有菇類專區(沒有問到有無水耕專區),這應該會是台灣史無前例,後無來者的典範吧。
目前園區內的進用人員約110人,其中80%為原住民,以每日800元的薪資工作,他們大都居住在隔壁由慈濟所建設的大愛村中。目前永齡杉林有機園區,由巨農農場8位幹部負責帶領這一群有機新生力軍。因為永齡基金會的資金挹注,建設的資金,不像其他的農場一樣捉襟見肘,大型耕耘機、中耕機....一應俱全,真是讓人羨慕。
永齡杉林有機園區的設置,為6年計畫。土地為高雄縣政府向台糖徵收購買,由永齡基金會負擔建設及提供工作者薪資,6年後將這個系統移交給耕作者(根據周博士的說法),永齡基金會向巨農購買技術,並且實地操作。如果這個想法可以實現,將是另一個典範。
BOP的做法,我想在鴻海及巨農的經驗下,應該是不然實現的,但是T的做法,就讓我非常期待是如何的T了。6年後,是移轉給目前的耕作者,或是移轉給其他的經營團隊?如果室移轉給耕作者,耕作者勢必會產生額外的生產成本,若是移轉給其他的經營團隊,那麼目前由永齡基金會所支付的薪資部分的成本,是不是足以損益兩平。
對於農業的獲利計算,一般來說都是資金、技術、通路皆到位後,開始產生business modle,前期投入的部分,並不列入其成本,即使以技術股認列,也是十分少有的。目前永齡園區的農民,皆是以多元就業的薪資加入有機農業的行業,是不是可以在6年之後,達到進入市場的能力,是一個值得研究的主題。
其次是,在短時間內創造了50公頃的有機園區,對於有機市場中的其他小農勢必造成不小的衝擊。農業生產者一直是非常弱勢的一群,台灣在加入WTO之後,規定對於農業直接生產的補助,相對減少,舉例來說,多元就業方案,不補助農業直接生產者,原因是如果失業人口增加時,會流向農業,但是卻補助以資金為主體的工商業。農友必須面對無法改變的"風險因素"--環境,卻是不在補助範圍之內,而農業被視為補救工商業失業的後勤部隊,卻是要這後勤部隊"自己看著辦"。
真心祈禱BOPT可以實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