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2月27日

合作的基礎

合作? 這是一個有趣而且弔詭的字眼。合作的真義,如果用選擇題,或是用是非題,答對率應該是100%。但是真正的合作是什麼?恐怕可以用輪聞來討論了。patrick說,星展太大,不太想合作,而我認為大小不是只實體,而是視野。當然光原小到不足以評量銀行,但是合作的基礎,不應該只建立在實體上的相當。

昨天與銀行討論"合作"事項,當然彼此希望彼此拉抬,達到銀行在台灣立足的目標,銀行想要在台灣立足,因此成立台灣本地公司,而光原想要放眼世界,似乎在這個著眼點上,就已經不太一樣。

姑且不論銀行與光原合作的目標,從光原角度上而論,光原想要跟哪種類別的異業合作,在這次與銀行的合作討論中,我想要與"想要為台灣社會做些改變的人"合作。這個高調,常常讓我被打槍,因為改變可大可小。我最常聽到的是,"完成階段性任務"。聽來不錯,卻像是妥協。

妥協沒有不好,妥協是進步的一種方式,但使命就不能妥協。

日前,光原開股東會,好久沒有見到股東了。對於光原的股東,我有莫名的感激與尊敬,感激更多一點,我總希望可以為股東們做點什麼。雖然在business的世界裡,幫股東賺錢就對了,但是光原的股東卻不是指要求賺球,每一次開會,總會聽到沈董事說我們的農友賺的太少了,他建議換高單價品項,真是令人敬佩的董事。

合作,是基於彼此的利益,銀行與光原的合作,不一定將利益呈現在光原,也可以是呈現在農友身上。但對大部分的企業合作上而言,ㄊ們似乎很難理解這樣的事。

我所想的方式,有可能變成真的嗎? 或者我想的是天方夜譚呢?

開會是民主表徵,但開會也應該有遠景

瑪納的會員大會即將展開,一年的日子就這樣過去了,時間過的真快,它是如此負責任且毫不留情的過著。一年前上演的戲碼,好像是昨天才看過一樣。

去年會員大會提出的爭議性議題,預決算上沒有蓋章,而被質疑為報表有問題,3/4以上的理事及會員都認為只不過是一個小小失誤。但無法讓這些人信服,甚至向原民會及內政部舉發,引來不必要的誤會。雖是不必要的誤會,我們仍然要面對及處理。這也是天主給予磨練的一個機會。如今會員大會即將到來,我們也用謹慎的態度來面對這些工作。

在民主的過程及態度中,發言及行使權利是正常不過的事了,然而,什麼才是我們可以發言提出的問題呢? 是根據理智及智慧所提的問題? 我想當然不僅僅是這樣,但提出問題的態度,也應該是我們要提升的課題吧。會員沒有無上綱的權利,工作人員也不是你家請的下人。彼此的尊重,是最基本的態度。突然想到,總統是我親自用選票選的,所以我可以親自非常正當地質詢他? 這個是非題,我想沒有人不知道它的答案,但我們總以為自己可以。不,我們是有非常明確的制度在的。

瑪納是一個非常小的原住民組織,組成份子大都是農民,弱勢的農民。瑪納不是一個政治團體,瑪納要成為一個可以造福他人的家。瑪納的成長不是靠政府補助(當然政府或其他人的協助很重要),而是靠瑪納中的每一個人。瑪納要成長,就是要不斷地學習成長,彼此扶持。扶持並不只是指揮別人做些什麼,顯示自己的知識,而是用自己的身體,讓令一個人依靠往上,這叫做扶持。

有人說瑪納給了人們什麼? 如果要人加入瑪納,可以得到什麼利益? 利益,乍聽之下,是一個非常世俗的說法,仔細想一想,其實也跟我們要追求推主是一樣的道理,握什麼我們要追隨耶穌呢? 祂給我們什麼利益呢? 是啊,我們都知道耶穌給我們的利益是什麼,但我們自己不要的。 那麼瑪納呢? 瑪納要給人的是什麼? 是一種可以追求利益的方法、工具、團體。這道理是一樣的。

我們知道耶穌給的是什麼,所以我們自由決定不要祂,因為得到祂之前,天主說的很清楚,你必須按照天主的旨意做事,如果不能,就無法進入天國。有時,我們罔自菲薄的認為,天主給的任務是艱難的,而放棄。

那麼瑪納呢? 人們先想,進入瑪納,我要得到什麼,不是自己想要的,便提出許多的理由來說明,尤其人們想從瑪納得到的是金錢。瑪納要給什麼呢? 在這裡,你可以學習找到喜樂,找到平衡與平安。

這個如天高的夢想,需要每一個人的付出與努力,如同我們的教會一樣,教育需要每個人的付出與努力,教會已給予每個人,他所需要的平安。

2012年2月18日

行動,才能實踐夢想

最近林來瘋成了世界的頭條,也是大家街頭巷議的最正面的新聞。我不是一個追求新聞的人,但這新聞卻讓我注意,因為從始至今,對上帝的信仰及愛是林書豪人生中的首要重心,就算讓他擁有全世界,要取走他與上帝間的關係的話,那是不可能的。對我而言,這就是我最近5年來的信念,所有一切的成果,都是上帝的許可下,才能發光發熱。

這個事件不僅僅是林來瘋的個人努力,也證明美國是一個機會之城,鼓勵每一個擁有夢想的人,不管未來成功與否,實踐夢想是一個天職。如同聖經上說,天主給每一個人自由,讓他做他想做的事。
台灣因為少子化因素,加上開放大學成立,最近5年來,大學教育不斷地探討少子化之後大學的營運之道,及大學的退場機制,輔仁大學也不例外。年後有機會與學校幾位教授一起為了海外學習、多元探索連結到分律賓聖言大學交流,也聽到許多老師對於學校治理的想法及抱怨,大部分人總是有很大的理想抱負,卻因為上層的政策,導致許多學生、研究事務上的不足,或是競爭力降低。
從我的角度上來看,這不就代表上主給了我們機會,讓我們在這樣的環境中,取得改變現況的機會嗎? 古人說,中國人好為人師,一點都不錯。我們總是非常理智為認真的提出建言,卻希望別人來執行這些建言。如果學校是我們每一個人的,那麼每一個人都有責任、義務來使這個學校更好,這不是一個人或少數人的責任。如果是這樣的態度,我們也一定教不出有創造力的學生,也許我們教的出卓越的管理者,卻不見得教的出卓越的領導者。

上週光原開股東會,這一個第一個以社會企業為名,願意要給台灣社會企業立下標竿的社會企業,背後沒有耀眼金主的支撐,沒有大公司基金會的培養,有的只是幾個想為台灣社會寫下一點點影響力的青年人(創立時,平均年齡37.3歲)。這樣的豪氣與執行力,是我們想建立的。
光原股東會上,仍不免對於營運作出檢討,所幸在成立4年之後,終於損益兩平。最讓人感動的是,損益的討論,只佔整個股東會的一小段時間,大部分討論的是,我們要如何增加農民收益、如何納入無法在整個供應鏈上立足的小農,沈董事甚至認為要有自己的通路,才可以讓台灣這個島上的更多人,青年人成家立業,並且愛護它。沈董事是光原社會企業往前邁一大步的推動者,他不只協助光原社會企業站穩腳步,更希望以此為基礎,讓台灣的年輕人被看見、被培養。她很低調,卻不是在做慈善事業,該有的品質、規格要求一點都不馬虎,他認為台灣年輕台灣有實力做這些,他們要的只是一個機會。而他以自己的能力創造機會。

臉書(Facebook)創辦人祖克柏首度公開募資,他提到公司的5大核心價值,聚焦影響力、動作快、大膽行事、要開放、打造社會價值。我認為這是台灣大部分的中小企業所部會訂定的公司價值,因為台灣的中小企業是從代工起家,或許我們青年人應該要開始正視這個議題。創造社會價值中,他提到"臉書的存在不光是為了打造1家公司而已,而是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開放和相連。我們期望每個臉書人,能每天聚焦在如何使所作所為替世界打造真正的價值。"這真正的價值就是不以己利的價值為目的,是愛的價值。

夢想可以每個人都有,但只有開始實踐夢想,夢想才得以實踐,這包括創造實踐夢想的環境。